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湖南省工程勘察院应急处置一地灾险情

近日,湖南省隆回县荷田乡文联村一村民家中,一夜间惊现一个面积达8平方米、深3~4米的大水潭,所幸当时屋内人员都已外出,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件。

正在该县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湖南省工程勘察院技术专家收到险情后,立即会同隆回县自然资源局、荷田乡政府工作人员及文联村干部前往塌陷现场,进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置。据现场调查,该地面塌陷发生的时间为7月1日下午6时左右,荷田乡文联村13组村民潭余堂家的老木房子里突然出现了圆形塌陷坑,直径4米,坑内充水,塌陷呈单点式。从规模和类型上划分,此次地面塌陷是小型的土质岩溶地面塌陷。据当地村民介绍,之前并没有异常情况,就突现了塌陷后的大窟窿,还有水伴随冒出,并逐渐形成了现有的大水潭。

专家组在现场察看后,对灾情险情作了认真的分析。认为木屋暂未出现倒塌、倾斜现象,但屋内的水泥地板已经塌落,对住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此塌陷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很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塌陷,专家们提醒当地村民既要认识到潜在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但也不用引起恐慌。

岩溶塌陷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一般性多发生于碳酸盐岩、钙质碎屑岩和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文联村正处在岩溶较为发育的石灰岩地区,知名的典型溶洞—云仙洞就位于文联村境内。诱发岩溶塌陷活动的因素多样,有降雨、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因素,有抽水、排水、蓄水和其他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这种岩溶塌陷一般来得较突然,塌陷前不会有什么预兆。该地面塌陷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来降雨频繁,构成了塌陷的主要因素。

据此,专家组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应建立防灾避险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对地面塌陷区设立警示牌与警戒区;雨季期间安排群测人员值守,撤离屋内村民;在塌陷周边设置排水沟,直接采用碎石、片石等材料回填;塌陷区内严禁大量抽排地下水,严禁重型车辆通过该塌陷区。鉴于地面塌陷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可以通过进一步详细勘察,查明塌陷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灾害防治,从而避免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新的损失。

上一篇:助力科研,省勘院总工办在行动
下一篇:省地质院第九检查小组深入我队检查安全工作